土耳其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九九八年夏
“人类社会进步到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国家,到了那时,什么战争也没有了,反革命战争没有了,革命战争也没有了,非正义战争没有了,正义战争也没有了,这就是人类的永久和平的时代。”(毛泽东,军事笔记)
什么是战争?毛泽东对战争的定义如下:
“在阶级社会中,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毛泽东,军事笔记,第99页)
根据这一基本规律,战争在历史上发生过,在今天继续发生,人民遭到屠杀。随着原始公社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国家成为奴隶主压迫奴隶的手段。
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最初是为了消灭公社中的暴君,扩张土地和领土,后来演变为以掠夺和占有财产为目的的战争。用恩格斯的话说,战争成了一种“连续的产业”。随着帝国主义的出现,战争作为一种产业转变为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垄断企业是那些控制军工的企业。
过去和今天的战争,无论是什么样子的战争,都是阶级斗争的形式。自从社会出现以来,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
奴隶和奴隶主、封建贵族和农民之间发生了战争,当资本主义出现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发生了战争,帝国主义出现后,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也加入了战争的行列。在这个阶段,被压迫人民和帝国主义的战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战争,已经成为主要问题。
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以后,阶级斗争到达了以无产阶级先锋队为首的反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的斗争为历史唯一火车头的阶段。以掠夺和分享为基础的压迫和剥削列强的战争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被压迫者反对他们的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正义战争。今天,帝国主义及其合作者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反动战争。
如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正义战争一样,今天的人民战争和无产阶级为在半殖民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那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实现人民民主革命而发动和领导的明天的人民战争,也是正义的革命。
马克思列宁毛主义根据战争的不同特点,反对非正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问题不在于谁先进攻,而在于谁之间发生了战争。简言之,马克思列宁毛主义者的唯一标准,就是参战者的阶级性质。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今天推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切战争,都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资产阶级试图展示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剥削和掠夺世界人民而发动的战争是正义的,被压迫群众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这就是他们书写官方历史的方式。
赫鲁晓夫的现代修正主义者参加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合唱。
赫鲁晓夫的现代修正主义者打着“和平共处”的旗号歪曲列宁。他们宣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战争是非正义的,说“反对一切战争”,要让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赤手空拳去面对帝国主义的进攻。
毛泽东对这种主张投降、视帝国主义掠夺正当合理的思想进行了伟大的斗争。他在群众面前揭露了现代修正主义的本质。
今天,那些提出“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世界已经全球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再有矛盾”、“资产阶级已经丧失了帝国主义性质”或“适合社会主义的条件已经不存在,因此无产阶级应该等到适合社会主义的条件出现”等反革命理论的人,在不同的旗帜下,旨在扼杀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这种反马克思列宁毛主义的理论,自从马克思主义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他们的目的是中和马克思主义,只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存在,他们就继续存在。
特别是那些把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的人民战争贬低为“农民战争”和反对这种无产阶级的历史性战争的机会主义运动和修正主义运动,不能忽视他们同帝国主义及其通敌者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事实。
今天,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通过其理论家,试图传播这样一种观点,即人民战争已经无效,在今天世界没有成功的机会。今天,有些自称是马列主义的运动,把发动人民战争的无产阶级政党称为“无政府主义”或“恐怖主义”,跟帝国主义资产阶级说同样的话。
我们支持一切正义的战争。因为我们马克思列宁毛主义者是要消灭一切战争的。我们认为,如果推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一切战争就会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半殖民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和作为一门军事科学的人民战争
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阶级斗争中,被压迫的人民与压迫者进行的战争被称为人民战争。把毛的人民战争战略看作和历史上人民所进行的战争一样是不正确的。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也是一场人民战争。但是,它采取了以无产阶级先锋队为首的大规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战略。另一方面,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进行长期武装斗争,逐步夺取敌人政权的军事战略。
每一场战争都有其时代特征,都是根据其产生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阶级矛盾而形成的。例如,在资产阶级反封建战争时期,资产阶级最亲密的盟友是农民和无产阶级。而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这种关系已经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和农民联合起来反对资产阶级。
这种阶级关系仍然存在,因为资产阶级是最反动和最占优势的部分,无产阶级和农民是受压迫的社会部分。过去是资产阶级领导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现在是无产阶级领导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因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推进历史,才能消灭剥削和压迫,才能把社会变成没有阶级的社会,才能消灭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一切阶级。
“过去的一切人民战争和人民起义,在目的和领导动力上都是有限制的,而我们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进行的人民战争,在范围和意义上,都是在新时代条件下为人民进行的,由人民进行的。”(武元甲,《越南民族解放战争》,第29页)
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为了证伪人民战争理论,宣扬一切人民参加的战争都是人民战争。他们这样做,就是要歪曲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而概括出来的、对半殖民地和帝国主义殖民地有效的革命道路的策略。
在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为完成民主革命和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条件而斗争的队伍中,也造成混乱。机会主义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革命,也不是要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组织群众进行革命。
他们千方百计地用主观意愿来代替现实,对具体情况没有具体分析。这样就混淆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权力斗争的目的。
人民战争理论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解放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必须在城市里进行长期的和平斗争,以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武装叛乱,获得力量,立即夺取政权。伟大的十月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人民战争战略,就是动员无产阶级先锋队,即马克思列宁毛主义政党领导的农村农民,反对地方和中央政权,反对封建制度,通过斗争建立人民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由简到繁,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是局部解放农村,最终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人民战争是无产阶级从统治阶级手中夺取政权的战争艺术。在人民战争期间,无产阶级将用一切形式的、无论是流血的还是不流血的斗争,以及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组织来发展战争。虽然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和不适用其他形式的斗争。
人民战争艺术是最先进的战争艺术,人们通过战争学习战争。它是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下,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无组织、无武装的被压迫和被剥削人民战胜在数量和武器上都占优势的敌人的一种艺术。
人民战争是逐步消灭敌人、逐步迫使敌人撤退、使敌人分裂的战争艺术。它是激烈的冲突、痛苦的失败、伟大的成功和丰富的经验的结晶。这种艺术是用千百万被压迫人民的鲜血形成的。它是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艺术,是无产阶级在其先锋队马克思列宁毛主义党领导下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形式。
人民战争是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而从一开始就以武装斗争为主的人民斗争。这场斗争是由共产党领导和组织的。人民战争是由党领导的,特别是一个马克思列宁毛主义的党。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领导和组织人民军队。
与一切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的主张相反,无产阶级在中国、阿尔巴尼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国家发动了人民战争,取得了胜利。今天,这种斗争是由无产阶级先锋队在许多半殖民地进行的。
此外,游击中心主义和马克思列宁毛主义的人民战争观没有相似之处。今天,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游击中心主义的武装斗争和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错误地说成是一回事,把游击中心主义的思想当作马克思列宁毛主义的理论向群众提出。这不过是一种试图重振游击中心主义的尝试。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思想、政策和组织方法,同游击中心主义思想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小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放弃武装斗争,向统治阶级妥协,出卖革命的事实,特别是在被认为是游击中心主义故乡的拉美国家,说明了这些思想的困境。
小资产阶级的投降和对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等许多国家人民用鲜血取得的成就的背叛,再次表明了小资产阶级没有领导革命的能力。支持游击中心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在1959年的古巴取得成功的原因,应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加以探讨。但是,古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视为社会主义国家。
从革命初期开始,统治者就把古巴交给俄罗斯社会帝国主义,他们不信任古巴人民的力量,从俄罗斯购买每一种商品,结果使古巴人民处于饥饿的边缘。
殖民地的小资产阶级和被压迫的民族资产阶级,受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的影响。尤其是中国通过人民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事实,影响了所有被压迫阶级,教育他们通过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地方上的同党来解放自己。
毛泽东提出“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教育人民团结无产阶级先锋队,反对帝国主义的地方上的同党和地主,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并在这样的斗争时期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
毛泽东用人民战争战略向被压迫人民展示了解放的道路。遵循这一战略的许多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人民赢得了胜利。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军事理论和战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中最先进的战争艺术。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战争战略是夺取政权的必由之路,他不是抽象地表现现实,而是具体地提出问题。
由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所依赖和剥削的国家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政治上的差异,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中,无产阶级所要走的革命道路是不可能相同的。
换句话说,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和依附帝国主义的国家的无产阶级所要采取的革命战略是不能相同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认识到这一差别。
1917年十月革命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封建帝国主义”的国家取得了胜利。毛泽东坚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模式,但是没有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国家推行十月革命的具体模式。毛泽东说,主要问题是夺取政权,他对夺取政权的途径作了深入的论述。
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是群众事业的原则出发,分析了群众如何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基础上参加革命,应该采取什么战略战术。
在他对中国的分析中,把帝国主义国家和依赖帝国主义的国家区别开来,把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地联系起来,分析了其他的斗争形式。毛泽东对帝国主义国家和依赖于帝国主义的国家的基本区别的问题的回答如下:
首先,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不是那些剥削和压迫其他国家的国家,而是那些处于帝国主义金融资本轨道上的国家,它们对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的依赖程度很高。
其次,帝国主义。金融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半殖民地形成了依赖帝国主义的买办资本主义。
再次,帝国主义与这些国家中属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封建主义)的统治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这些国家没有进行或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封建主义仍然统治上层建筑和基础架构。
最后,帝国主义虽然在这些国家里是非自愿地发展生产力,但它从根本上说是阻碍生产力自由发展的。总之,帝国主义同最反动的阶级,即封建主义和合作者的资本主义的代表阶级,结成了密切的联盟,所以他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为了使主题更明确,我们想引用较长的毛摘录:
“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就发生了。因为我们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就非在长期间内不能聚积和锻炼成为一个足以最后地战胜敌人的力量。
“因为敌人对于中国革命的镇压是异常残酷的,革命力量就非磨练和发挥自己的顽强性,不能坚持自己的阵地和夺取敌人的阵地。因此,那种以为中国革命力量瞬间就可以组成,中国革命斗争顷刻就可以胜利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也就决定了。因为我们的敌人不给中国人民以和平活动的可能,中国人民没有任何的政治上的自由权利。
“斯大林说:‘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是完全正确的规定。因此,那种轻视武装斗争,轻视革命战争,轻视游击战争,轻视军队工作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17页)。
毛泽东关于道路和军事战略的思想,实行这一战略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无产阶级唯一的选择是进行武装斗争的战略,即人民战争战胜敌人的观点,在目前的条件下是有效的。毛泽东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条件下,正确地确定了无产阶级争取反帝反封建反合作者的资本主义的革命胜利的主要斗争形式和次要斗争形式。
“……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其他的一切,例如民众的组织和民众的斗争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一定不可少,一定不可忽视,但都是为着战争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221页)
基于帝国主义在这些国家仍然存在、封建主义没有消灭、没有强大的无产阶级,国家发展不平衡的事实,毛泽东的结论是,中国等国家的主要斗争形式必须是武装斗争。这些条件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同的。
毛指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差异从半殖民地国家和强调,强调要优先考虑武装斗争的军事战略,认识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的辩证法,即城市要比农村次要,但两个地区的斗争要协调进行。
“……由此也就可以明白,在这种革命根据地上进行的长期的革命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因此,忽视以农村区域作革命根据地的观点,忽视对农民进行艰苦工作的观点,忽视游击战争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但是着重武装斗争,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形式的斗争;相反,没有武装斗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相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着重农村根据地上的工作,不是说可以放弃城市工作和尚在敌人统治下的其他广大农村中的工作;相反,没有城市工作和其他农村工作,农村根据地就处于孤立,革命就会失败。
“而且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17页)
在这里,毛泽东深刻地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斗争形式、城乡辩证法等军事艺术理论。
这一起源于中国特殊国情的理论,在半殖民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是站得住脚的,这是毛泽东的广阔视野和远见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半殖民地的条件都是一样的,也并不意味着其他半殖民地将或者必须跟中国无产阶级的路线完全一样。
但是,这里要理解的是武装斗争,即人民战争的一般逻辑,并将其应用于每个国家的特殊情况。这种态度也适用于那些发生群众起义的国家,就像所有发达国家都不会像1917年十月革命那样……
略论今天人民战争的必要性和意义
毛泽东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实践而提出的理论构想,并不仅仅是只适用于中国。它们是普遍有效的军事战略。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军事艺术的学说,是无产阶级革命者不可缺少的马列毛主义的武器。
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他们的共产党,需要向毛泽东学习许多有关群众起义战略的军事艺术。学习毛泽东关于战争艺术的理论,包括但不限于统一战线、联盟、战略防御、均势、进攻的辩证法、撤退的辩证法、防御的策略和战争的政治本质,这些是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
认为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只适用于农民占多数的国家是错误的。帝国主义半殖民地人民战争理论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战略。农民人口相对于城市人口的比例下降,并不意味着封建主义在这些国家被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占主导地位。
最重要的是帝国主义的存在,即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问题。帝国主义在城市里更强大,在城市里,它的地方合作者控制得更多,而农村是敌人最薄弱的地区和“软肋”。
半殖民地国家的现实,在革命与反革命力量均衡的背景下,有利于农村革命的推进。另一方面,封建主义的存在又与半殖民主义的现实密切相关。
封建关系的存在,对革命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原因是农村的封建农民经济是人民战争的重要源泉,不利的原因是封建关系的剧烈导致农村无产阶级分子的软弱。
人民战争的战略不因封建关系的强弱而异。那些把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马列毛主义思想降到“先锋队战争”的游击中心主义的圈子,是反马列毛主义的“左”倾机会主义的产物,提出的不过是武装经济主义(Armed Economism)。
先锋队战争的逻辑是,在城市里进行一些耸人听闻的活动,群众就会跟着先锋队走。这只不过是散布了一个以少数知识分子代替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的白日梦,而人民群众实际上必须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的。
然而,毛泽东的人民战争观不仅是“军事方面”的产物,而且是完整的马列毛主义军事理论的结果,其目的是动员和组织群众,最终夺取政权。
帝国主义的新政策,如“世界新秩序”或“全球化”,是为了更加严重地剥削半殖民地。事实上,人民群众受到更严重的剥削,从一切依附国(Dependent Countries)掠夺而来的东西,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国家。
这使依附国的人民更加贫穷,并将相当一部分人民推向饥饿的边缘。这与一些支持帝国主义和“资本国际化”的机会主义者和新自由主义捍卫者的主张背道而驰。帝国主义使合作者的地方资本主义更加无能,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不用说帮助这些国家发展了。
帝国主义的新政策没有发展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它既没有消灭封建主义,也没有完成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之,帝国主义的高利贷资本严重阻碍了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
帝国主义夸耀的所谓“亚洲四小龙”(Asian Tigers)经济体的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帝国主义用来作为“自由市场”思想的例子的地方,无非是聚集工业的中心。在这些国家里,封建主义和一切反动关系仍然存在。据报道,在绝大多数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工人阶级的发展增长非常微弱。
例如,在拥有6500万人口的土耳其,从事重工业的工人人数不超过50万,而工人阶级的总人数约为500万。
巴西在汽车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而该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之中。一小部分城市人口过着奢侈的生活,其余的人则一贫如洗和失业。
半殖民地最重要的现实是大部分人口聚集在几个大城市,这是由于农村的极度贫困和缺乏土地造成的。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之初,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在城市发展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及其合作者可以在城市里猛烈地镇压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不能控制农村。因此,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的条件仍然是有效的,武装斗争在这些地方仍然是首要的。
斗争的主要道路,必须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为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而进行武装斗争,争取其他被压迫人民特别是反对地方合作者的农民的支持。这是因为敌人的武器装备精良,无产阶级政党没有机会自由地组织、宣传和传递他们的政治信息。他们应该用武器进行这些活动。 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斗争必须从头到尾武装起来,无产阶级必须在同帝国主义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阶级军队的斗争中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
帝国主义者不仅满足于镇压,或者仅仅在意识形态上消灭革命,他们还会为了达到目的而诉诸极端暴力。他们竭力镇压特别是无产阶级发动人民战争的运动,向半殖民地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帮助。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最大的恐惧,就是进行武装斗争的无产阶级运动。这种恐惧并非没有理由。这是因为被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欺骗的群众,通过武装斗争,会更快地觉醒,无产阶级政党也能更好地组织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合作者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最反对在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无产阶级的武装斗争和走上夺取政权的道路。
他们提出“无产阶级必须走和平道路上台,不能吓到资产阶级;如果无产阶级武装起来,资产阶级就会加强镇压,这就限制了合法组织的可能性”。而他们所说的“无产阶级将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只是为了欺骗进步群众,掩盖他们妥协的面孔。
不了解半殖民地国家的现实,看不到帝国主义统治,看不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群众没有最起码的民主权利的人,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像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长期和平地准备革命,看不出资本主义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之间有一道中国墙(Chinese Wall)。从本质上说,这种方法使革命成为不可能。
这种机会主义的修正主义政策,是那些不把革命当回事,希望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屈从于资产阶级政权,满足于自己的命运,或者吹嘘着民主权利——就是改革——的人提出的。
看不到现实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思潮,看不到半殖民地国家的现实,否认无产阶级在半殖民地的主要责任,只能走改良主义这条路。这些国家的一些“左”倾机会主义者,即使是从正确的路线出发,也因其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这个过程中走向了改良主义的泥潭。否则,他们只能走民粹主义路线。
大多数欧洲共产党不能理解半殖民地国家的现实,他们把自己国家的现实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现实混为一谈。因此,他们指责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共产党进行的人民战争是冒险主义。这种实际上是跟着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攻击的节奏相呼应的做法,是必须完全反对的。
这种渗透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右派手段,在今天已屡见不鲜。如果不揭露和谴责这些右派的做法,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就不能领会自己的真正责任,就不能参与国际团结,就不能动员本国的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政策。
第二国际和后来的赫鲁晓夫主义的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政策也不例外。在革命发展起来的地方,帝国主义首先猛烈攻击,并大肆宣扬革命是“危害世界和平的危险”。后来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坚持人民战争并付诸实践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无产阶级,不是照搬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发展起来的斗争,而是把马克思列宁毛主义的普遍理论同自己国家的特点结合起来,不是教条地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的。
最重要的是,马列毛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毛泽东是这么说的:
“中国革命的经验,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经验,对你们许多国家不一定都适用,但可供你们参考。
“我奉劝诸位,切记不要硬搬中国的经验。任何外国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能当作教条。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人民战争在帝国主义半殖民地的有效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它将采取的形式必须符合每个国家的具体特点。帝国主义为了缓和自己的危机,加紧剥削半殖民地国家,并以“联合国”为掩护,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借口,以最血腥的方式镇压这些国家的革命运动。
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为了有效地对付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彼此之间达成了协议和妥协。半殖民地国家革命攻势的发展,是对帝国主义的最大打击。
尤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资本主义斗争的发展,不要局限于一个国家。因此,帝国主义立即试图在革命运动发展之前镇压它。半殖民地国家城市的革命运动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镇压,而农村的武装运动则很难被镇压。
持久人民战争首先控制了农村,为武装斗争的逐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村的这场斗争,如果得到城市斗争的支持,就会发展得更快,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地方合作者的速度就会加快。
无产阶级必须在这类国家进行持久战。这是由客观情况决定的。如果无产阶级政党懂得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推进革命,懂得利用各种斗争为人民战争服务,懂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敌人,那么革命就得到加强了。
过去,小资产阶级组织在许多南美洲国家进行过武装斗争。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先锋队,没有采用人民战争战略,这些组织就没有成功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运动就按照他们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妥协了。
这些运动可以服务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线。但是,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按照长期人民战争的路线进行的斗争。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反对“左”倾机会主义,就会迅速发展壮大。
在帝国主义和被压迫人民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的情况下,这场斗争更为重要。刚果(扎伊尔)最近的事态发展再次证明,无产阶级必须进行持久人民战争。如果刚果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在目前的条件下,它就有建立革命政权的重大机会。刚果的经验表明,通过起义速战速决的梦想完全失败了。
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联手镇压革命。人民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群众没有组织,没有自己的军队。阶级斗争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毛泽东“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这一主张的正确性。
刚果的阶级斗争同时也暴露了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和平过渡”理论的破产。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必须有明确的斗争路线。主张阶级妥协或认为不适合一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的理论,在阶级斗争的墙壁上撞了个粉碎。
再一次表明,无产阶级必须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即使在同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盟的时候,也不能损害自己的原则和组织。刚果的例子也暴露了修正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国际革命”(International Revolution)理论,或者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同时打倒帝国主义的理论,这些理论企图以马列主义的名义渗透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去。
另一个例子是阿富汗。革命和反革命在阿富汗是面对面的。无产阶级如果不以人民战争战略为原则,就不能使革命取得胜利。
无产阶级可以从一开始就拿起武器来组织和动员群众进行斗争。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战争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才能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阿富汗无产阶级和人民别无选择。
土耳其和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正在进行的库尔德民族斗争可以给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许多教训。多年来这里一直在进行武装斗争。但是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向帝国主义妥协,因为斗争的领导权不在无产阶级手中。其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资产阶级的民族权利。
他们也反对把自己的斗争同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的斗争统一起来,因为他们不是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被压迫民族利益的立场上。他们陷入了阿拉法特的境地。今天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资产阶级的情况就是这样。
可以举更多的例子。但这些对于正在讨论的问题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们在这里的观点是,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必须发展人民战争,因为这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在这里可以对帝国主义进行最有力的打击。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表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在半殖民地国家,当无产阶级力量薄弱,资本主义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时,群众起义就会被立即镇压下去。不可能通过起义夺取和维持政权。通过帝国主义及其地方合作者的军事力量,镇压和打败城市的群众起义是可能的。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现阶段,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的主要职责没有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一些国家的民主革命的职责范围缩小了。
然而,半殖民地国家对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高利贷性质的资本的依赖达到了顶点。在这些国家,帝国主义试图通过最严重的压迫来统治人民。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武装斗争。
兄弟党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进行的武装斗争,即人民战争,是真理的最好证明,也是无产阶级在这些国家需要做什么的最好解释。
1998年夏天